想附近过夜电话联系_附近找茶_附近足疗24小时上门电话号码_附近月抛群

科研成果

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北疆干旱灌溉区小麦滴灌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日期: 2025-03-21 浏览次数:

成果简介:新疆地处干旱区,年均降水量仅为50-300mm,蒸发量却高达2000~3000mm,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区,没有灌溉就没有新疆的农业。新疆灌溉水资源严重不足,小麦占农业总用水量的13%左右。小麦是新疆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约1800万亩,以往新疆小麦生产完全采用常规畦灌、沟灌等技术,灌水量大(约500立方米/亩)、灌溉水浪费严重、因灌水量大导致的肥料淋失,水、肥利用效率低等,因此,新疆小麦节水节肥潜力很大。滴灌技术是重要的高效节水技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土壤水分渗漏和灌溉水浪费,提高水肥利用效率。2008年新疆开始将滴灌技术与小麦栽培相结合进行试验及示范,且节水、增产、省工效果显著。滴灌技术与小麦栽培相结合被用于小麦生产上,但存在以下科学问题:一是滴灌带配置各地不一致,差异较大,带型配置不明确;二是水肥运筹不合理,参照大田漫灌方式进行滴灌施肥;三是滴灌小麦品质与产量协同提升原理和技术尚不明确;四是缺乏集成配套技术指导滴灌小麦生产。为大幅度提高新疆小麦灌溉水利用效率、节约大量灌溉用水、增加产量和农民收入,本项目自2011年开始在北疆小麦主产区首先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以下方面研究:1.滴灌小麦带型配置研究;2.滴灌小麦节水高产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对水氮运筹的响应研究;3.氮肥运筹对滴灌小麦籽粒品质的调控效应研究;4.滴灌小麦水肥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取得以下突破性进展:(1)揭示“1管4行”带型配置水分运移规律,明确其为滴灌小麦适宜的带型配置;(2)创建了滴灌小麦节水高产根系构型的水氮运筹模式;(3)首次提出了氮肥“前适、中稳、后补”的滴灌小麦品质调优栽培技术;(4)集成了滴灌小麦水肥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水分生产效率提高17%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6.5个百分点,病虫害防效提高8%以上,亩节水50m3以上。获得专利1项,制定技术规程4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著作3部,发表论文31篇,博士论文2篇,硕士论文5篇。

版权?2025 新疆农业科学院    ICP备案号:新ICP备12001581号-1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南昌路403号     邮编:830091